本科四年

1995年9月,我进入南京理工大学,开始了大学学习生活。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自己生活。当时我只有17岁。

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一所军事院校,校风比较务实,老师们也很负责任。在大学里,接触的知识一下变得广阔了许多。对知识如饥似渴,学习不知厌倦,对任何课程都很感兴趣。

我的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。机械与电子的知识都涉及,但是机械方面的东西偏多一些。其中很多东西现在可能用不到了,但是至少让我的知识面变得宽广。

南京理工大学,NJUST

2008年,重游生活过7年的母校南京理工大学

本科四年的学习非常刻苦。当时学校宿舍是晚上10:30熄灯,而作业多的时候,还要点起蜡烛在寝室里挑灯夜战继续完成作业。我入学时的成绩不算很好,但是,大学几年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。年年拿奖学金,评三好学生。在学校物理竞赛中也取得过二等奖。很多课程的考试成绩都是九十分以上(除了英语…)。

进入了大学之后有了计算机课程。从一开始我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最开始我们学的是DOS操作系统,之后学的第一门语言是Fortran语言。到计算机房上机的时间是最激动的时刻。当初用的计算机基本都是286,386的机器,使用5.25寸的大软盘。后来操作系统从DOS发展到Wndows3.1,再到Windows95。

我买的第一本计算机书是一本关于Windows3.1系统的书,价格30多块钱,当时感觉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。

在大四的时候,我和一个室友凑钱买了一台二手计算机,CPU是奔腾120MHz的,花了2200元!当时已经感觉是很便宜了。从这台电脑上面,不仅练习软件方面的东西,而且经常拆开机箱鼓捣一番。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了解了电脑的内部结构,各个部件是什么样子的。

由于我学的不是计算机专业,计算机相关课程很少。我不满足于那几门基础课所学的计算机知识,于是靠课余时间继续深入学习。学校开设了“辅修专业”的学习,就是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学习第二专业的课程。我选择了计算机及应用这个专业的辅修。利用几个学期的周末时间,学习了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,主要有:C语言、数据结构与算法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原理、计算机网络、计算机组成原理等。都是计算机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。其中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我感觉非常受用。授课老师的水平非常高,讲的也非常清楚。它让我不再对计算机感到神秘,让我从内部理解了计算机如何工作。以至于后来学习编程语言知识及嵌入式系统的知识时,都能够更好的理解。

这个辅修专业的学习,对我的帮助非常大!从现在我的职业来说,其用途甚至超过了我本专业。它为我将来踏上软件工程师的道路奠定了基础,让我在软件设计及学习更新的相关知识时不再像个门外汉。

我对计算机任何方面都感兴趣。不只是辅修计算机专业,课余时间还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了Visual Basic语言,3DS Max,AutoCAD,Photoshop,Windows编程,汇编语言,Visual C++等。订了很长一段时间的《电脑报》,让我丰富了计算机各个方面的知识,并了解最新计算机发展的行情。

大三的时候,学院里的老师来找几个同学去帮他做一个项目,任务是使用AutoCAD进行机械制图。由于我自己学习了AutoCAD的使用,所以我得到了这个机会。这算是我有生以来所参与的第一个项目,同时也得到了人生第一笔收入!

现在回想起来,大学本科四年里的时间几乎完全用在学习上,无怨无悔。但是有一点儿可惜的是,没有遇到一个导师或高人进行指导,结果学习的东西太分散,找不到方向,更不知道哪些将来最有用,哪些最有发展前途。如果能够有人指点一下,哪怕就是提醒几个字:比如Unix,TCP/IP,那么我就会有大量时间彻底把它学精。这样对以后的工作学习会有很好的基础,为将来省下大量的时间。可惜,没有人给你任何指导,只能靠自己的兴趣漫无目的的学。

另外,还有一点遗憾,就是英语没有学好。但是恰恰它是对将来至关重要的。英语不像其他的理工科课程,理解了就不会忘记,就成了自己的了。英语需要反复记忆,需要大量练习。我对英语不感兴趣,也没有花大量时间在上面。

本科的时候,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——《时间简史》。这本书对于我的影响很大。它让我认识了宇宙的由来与发展。对自己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大的影响。可以说,《时间简史》就是我心目中的圣经。